PB模板库欢迎您!

富士康的印度梦,不甘于沦为代工厂

2015-09-17 02:38:08栏目:通信
TAG:

W020150617563325191000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富士康拟在印度设立银行、进军金融业,在中国被称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转战印度之后开始尝试新的业务。

中国科技企业里普遍兴起了一股印度淘金热,从手机到电商无不对印度市场抱有期望,2006年就曾随诺基亚在印度建立工厂的富士康,在折戟之后反而豪赌印度市场。

富士康的处境很明显,核心业务集中在大陆地区,郭台铭将富士康从代工转向商贸、物流和科技服务转型的梦想却屡战屡败,特别是富士康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均已失败告终之后,在中国市场上难以实现的转型,郭台铭开始寄希望于印度。

转战印度,不甘于沦为代工厂

2006年富士康跟随诺基亚来到印度,并在钦奈建立了自己的代工厂,随着诺基亚的衰落最终并入微软,富士康印度工厂的订单有减无增,最终不得不在2014年12月关门大吉。

但仅仅是8个月之后,富士康在印度便卷土重来,甚至可以说是来势汹汹,俨然成了中国科技企业进军印度的急先锋。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富士康在印度的各种投资和布局十分频繁。

富士康上市公司富智康集团8月18日宣布,将以2亿美元入股Jasper Infotech Pvt,从而获得其运营的印度电商Snapdeal的4.27%股权。

报道称,郭台铭在8月上旬与印度马邦省长签署投资计划,宣布未来5年将在该省投资50亿美元,并设立新的电子产品制造厂区。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富士康拟在印度设立银行、进军金融业,原因在于印度央行近日已核准11个企业与个体在印度设立银行,包括英国电信营运商Vodafone等,显示在印度设立银行并非金融业的专利。

除此之外,一些媒体也披露了富士康计划年底前投资印度手机厂Micromax和消费电子公司Videocon。传闻还将参与印度的能源产业。

不难发现,富士康在印度的布局更像是对中国区业务的翻版。富士康在大陆的代工厂有120万员工,在代工的基础上也开始打造自有品牌,比如推出了自有品牌手机,以及半个自有的诺基亚N1平板。同时富士康也着手布局电子商务,并从飞虎乐购迭代到了富连网。可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富士康一直在尝试着从目前纯粹的“制造导向”模式,过渡到“技术导向”模式,进而转变为“贸易导向”的运营模式,说白了就是要丢掉代工厂的帽子。怎奈在大陆地区代工厂的根已经扎的太深,就连代工厂也屡屡遭遇工慌。最近半年来,郭台铭不止一次的去印度调查,在这个和大陆重量级相当的新市场里,承载了富士康的转型梦。

 富士康的选择为什么会是印度?

以往对富士康转战印度的转战印度的分析主要存在于主观因素上,即大陆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高,富士康为了降低成本而把重心转移到印度市场。笔者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却只是原因之一。

一个主流的说法是,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人口大国,按照人口增长速度,未来可能超过中国,拥有更丰富更廉价的劳动力。按照郭台铭所说的,未来十年在印度的每一个邦建立工厂,计划部署100万工人,而印度共有29个邦,也就是说相当于富士康的整个电子系统设计和制造价值链都将搬到印度。如果仅仅用人口红利来断定富士康的整体决策,未免太过儿戏,毕竟在国内的很多省市也对富士康抛出了橄榄枝,并辅以政策优惠。笔者认为,富士康进军印度只是在寻找另一条出路,郭台铭的“豪言壮语“不过是在表征进军印度的决心。而富士康为何会选择印度,还要从几个客观因素来看。

首先,国内手机市场的渗透已达90%,而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才刚刚起步,印度拥有12亿的人口,但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为10%,未来可供为挖掘的市场空间巨大。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批的手机厂商向印度涌入,为了降低成本纷纷考虑本土化研发生产之路,为代工厂提供了一个缺口,国内的华为、OPPO等纷纷考虑在印度自建工厂,如果富士康在印度市场犹豫不决,很可能和一大批代工业务失之交臂。而在智能手机之后还会爆发对其他智能硬件产品的需求,印度的人口红利为数码产品制造了一个金矿。

其次,当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印度制造”的概念后,不少人将之比作新一轮的龙象之争。20世纪初的软件之争,中国不敌印度,如果在硬件领域再次上演争夺,在中国制造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印度必定会在政策上向制造业倾斜。在国内,富士康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被讽刺我血汗工厂,从政治上来看,印度对富士康更有吸引力。

最后,话题还是回到富士康的转型上,代工厂是鸿海的核心业务,可郭台铭显然不希望鸿海的未来仍戴着“代工之王”的帽子。大陆市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现状,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又未发先衰,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新的市场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文化隐藏着新的未来,印度正张开臂膀欢迎富士康的到来,在电商、金融、能源等领域都给了富士康牛刀小试的机会。

在印度等待富士康的三个陷阱

当鱼看到鱼饵的时候等待它的却是锋利的鱼钩,如今印度对富士康有着极大的诱惑,在诱惑的背后却也充满了陷阱,富士康在印度势将遭遇以下三个坎。

其一、印度市场的员工危机。就目前而言,印度的代工厂体系很不完善,富士康不得不从国内委派管理人员和培训人员。由于印度社会给国内的种种不良印象,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就曾有过富士康鲜有员工愿意去印度的报道。一场几乎从0开始的培训,不知道要消耗富士康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在印度强奸犯罪无处不在,代工厂大规模高密度的员工聚集,富士康不得不承受所可能发生的犯罪事件,2010年国内的跳楼事件就已经把富士康推向风口浪尖,在印度富士康将承受更大的舆论压力。

其二、印度不稳定的政局。莫迪在2014年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开放政策,才有了今天富士康进军印度的局面,而莫迪下台后相关政策能否继续进行还不得而知。甚至有人把印度称为英国人一条铁路串联起来的32个民族的集合体,也就是说富士康在印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三、印度不成熟的制造业。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富士康功不可没,但更多的要归因于大大小小遍布全国各地的代工厂。郭台铭称要把供应链搬到印度,那么手机上下游的零配件生产该如何完善,如果其他零配件必须靠长途运输,无疑会提高生产成本。印度不少官员仍有“商人赚钱致富是通过罪恶手段”的价值观,《金融时报》就曾大幅报道印度政府在信守协议方面不大好的记录。富士康敢于“铤而走险”,上下游的供应商敢吗?

目前国内扎堆印度的科技厂商中,印度是唯一一家代工厂企业,它将要承受比其他企业更大的风险。

面临转型焦虑的富士康,近年来表现出了极强的扩张欲望,印度市场如其所愿的满足富士康的野心吗?是地狱还是天堂,时间会给出一个答案。

微信公众号:spnews